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中小企業整體競爭力提升方案
中小企業綠色環保資訊網
因應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資金紓困與輔導專區
金融紓困措施期間延長
【中小企業網路大學校-企業組織學習專區】中小企業免費試用30天,歡迎線上申請!
中小企業防疫專區
青年創業及啟動金貸款專區
2022年中小企業白皮書
專業諮詢日提供企業在地化專業服務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提供中小企業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召開「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SBIR)」第450、451次指導會議,審議通過服務文創領域2項、資通領域2項、生技領域2項、電子領域1項、民生領域3項、機械領域3項,合計13項中小企業所提創新技術/服務研發計畫之研發經費部份補助,核定名單詳如下附表。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指出,第450、451次指導會議審議通過之計畫,同時帶動受補助廠商投入研發經費逾2,794萬元,預期將可誘發中小企業投入更多研發人力,促進研發人才的培育及研發能力的累積。SBIR計畫之推動係為鼓勵並協助國內中小企業積極投入創新研發,使中小企業得以永續經營、成長茁壯,更透過研發成果建立完整產業體系,促進臺灣未來經濟發展。經統計,SBIR計畫自88年2月開始推動至今,累計通過執行8,785件創新研發計畫,政府補助金額逾133億65.5萬元,並帶動中小企業投入研發經費近246億3,164.5萬元,對於提高我國中小企業技術水準、提升我國產業之競爭力、及傳統產業之升級轉型,有相當之助益。計畫服務專線:0800-888-968、計畫網址:https://www.sbir.org.tw發言人: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吳副處長佳穎聯絡電話:02-23680816轉202電子郵件信箱:mariawu@sme.gov.tw業務聯絡人: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陳科長碧紅聯絡電話:02-23680816轉337電子郵件信箱:cbh@sme.gov.tw
因應全球景氣趨緩,為穩定中小企業資金供給,減輕中小企業負擔,經濟部已核定信保基金所實施的「中小企業安興專案」,自即日起保證成數放寬為最低8成,保證手續費率從低以0.25%計收,力挺中小企業於後疫情時代取得振興營運所需資金。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自111年10月推出「中小企業安興專案」,額外提供同一企業最高保證融資總額度1,000萬元的短期營運週轉金,以因應中小企業歲末年初資金需求,推出後中小企業申請情況踴躍,已核保 2,198 件,融資金額計170億元。為協助中小企業在面臨全球景氣放緩,經濟環境不確定因素下仍能取得融資,經濟部責成信保基金提供更優惠保證措施,以因應中小企業融資需求,保證成數由原則8成,放寬為最低8成,以增加金融機構放款意願,經濟部更加碼核定調降保證手續費率,由0.375%降為0.25%,如中小企業申貸金額為1,000萬元,一年可減省之保證手續費為1萬2,500元,以減輕中小企業融資成本負擔,申請期間至112年12月31日。經濟部將持續提供更有利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如中小企業有融資協處需要,得洽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馬上辦服務中心(服務專線0800-056-476)提供相關協助。本案新聞發言人: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陳秘順副處長辦公室電話:02-23680816轉203電子郵件信箱:mschen@moea.gov.tw本案業務聯絡人: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李佳瑾組長辦公室電話:02-23680816轉343電子郵件信箱:jjlee@moea.gov.tw
中小企業政策審議委員會第26次會議於本(111)年12月30日,由經濟部王美花部長主持召開,邀集相關部會及產學界代表共同參與,會中計有4項報告案及1項審議案,包括:「協助中小企業淨零轉型推動作法」、「112年中小企業整體競爭力提升方案推動作法」及「中央部會機關合力協助新創產品或服務商品化措施」等案進行討論。鑒於後疫情時代新興科技發展與國際淨零碳排趨勢,我國新創事業及傳統中小企業經營正面臨巨大挑戰。經濟部邀集各部會及產學研專家代表共同參與,就中小企業淨零轉型、112年提升中小企業整體競爭力之推動作法及協助新創企業成長發展等重要議題進行討論,營造有利中小企業永續發展的經營環境。面對國際2050年淨零趨勢、歐盟規劃採行碳邊境調整、國際大廠綠色供應鏈要求等挑戰,經濟部與相關部會持續合作,積極協助中小企業建立減碳能力。相關部會推動作法,包括:環保署強化產業碳排放計算、鼓勵產業自用減量,並完備碳定價機制;經濟部則輔導產業建構減碳能力,提升中小企業減碳知能;及金管會推動綠色金融行動方案 3.0,包括推動金融機構碳盤查及氣候風險管理、促進ESG及氣候相關資訊整合、強化永續金融專業訓練等。未來經濟部將持續投入資源,透過典範案例宣導及諮詢診斷,積極輔導業者建立盤查能力,協助中小企業碳管理人才養成與節能減碳,以符合國內外淨零碳排趨勢,朝淨零轉型目標邁進。中小企業是臺灣經濟發展的磐石,亦為撐起臺灣社會民生安定的重要骨幹,在面臨國際供應鏈重組、淨零排放要求、數位轉型浪潮及在地產業共榮成長等挑戰趨勢下,經濟部與相關部會共同推動「中小企業整體競爭力提升方案」,協助中小企業創新商業模式,啟動高值成長與永續發展動能,使中小企業在後疫情時代,持續保有經營韌性。方案以「淨零碳排」厚植整體綠色永續力、「數位轉型」強韌產業科技經營力,「創新加值」提高企業附加價值力,「在地共榮」打造地方繁榮幸福力,為推動主軸,期能打造更多具國際競爭力的隱形冠軍,讓臺灣中小企業在全球發光發熱。此外,我國新創企業遍及人工智慧、物聯網、金融科技、無人載具等全球未來產業的創新應用領域,為培植新創企業發展,充裕新創事業研發、營運資金,經濟部除推動《產業創新條例》天使投資人租稅優惠措施外,為鼓勵國內新創企業創新研發,亦推動「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以及「創業家實證計畫-新創採購」等措施,透過政府採購、競賽活動、共創解題等方式,以擴大新創市場化管道,協助新創企業穩健成長。其中,「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111年截至11月底共受理967件,核定通過200件,研發經費獎補助2億4,193萬元,帶動投入研發經費3億8,344.6萬元。未來政府將以更積極的態度輔導中小企業,並持續力挺中小企業,協助掌握發展契機,鞏固全球產業鏈地位,共創臺灣經濟成長新動能。本案發言人: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吳佳穎副處長聯絡電話:02-23680816轉202電子郵件信箱:mariawu@sme.gov.tw本案業務聯絡人: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沙子文科長聯絡電話:02-23680816轉233電子郵件信箱:stwe@sme.gov.tw
經濟部111年4月29日經企字第11104601810號令訂定「新創產品及服務採購補助作業要點」,係為鼓勵各政府機關採購新創產品服務,以及體驗應用創新科技,以帶動我國新創事業發展。112年第2次受理地方政府申請補助採買新創產品或服務自即日起至112年4月7日下午5時止(以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收文收件日期為準),可申請採購品項為本處111年第1次及第2次新創共同供應契約由新創業者供應之標的(如附件3),請檢具完整提案計畫書向本處提出申請(如附件2)。相關訊息請詳閱推動作業手冊(如附件1)。洽詢電話:02-3343-1146 吳小姐。相關資料請前往: https://www.spp.org.tw/spp/subsidy
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委託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辦理之「112年度中小企業數位群聚輔導」,提案作業規範即日起公告,透過【線上系統】受理收件,歡迎各地中小企業組成「數位群聚」踴躍提案。本輔導案之目的如下:(一) 協助地方企業掌握多元科技趨勢,穩定數位需求及發展。(二) 透過提升企業數位素養及深入在地推動數位群聚,奠基數位應用觀念、深化數位應用自主能力善用於數位營銷。(三) 促進地方企業數位加值與合作發展,型塑群聚特色穩固永續經營基礎。提案截止時間:A類:112年3月7日(二) 17:00B類:112年2月22日(三) 17:00申請規範請參閱附件。
一、目的:為強化商圈科技應用能力、營造友善消費環境,鼓勵商圈組織及在地業者共同參與,透過資訊科技應用、服務創新,全面提升地方商業經營軟實力,特辦理本輔導。二、申請對象為商圈組織,且應符合以下條件:(一)依人民團體法或依直轄市、縣(市)政府自治條例核准立案之商圈組織。(二)商圈基本資料經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於112年2月15日前函送至主辦單位備查。(三)限單一商圈組織提案,且需於111年2月16日以前成立。(四)110年8月15日至112年2月15日期間依法召開理監事會議或會員大會,且會議紀錄經主管機關備查。三、參與店家應符合以下條件:(一)申請之商圈組織及參與店家不得以相同或類似計畫 重複申請主辦單位其他輔導或補助計畫。(二)以全職員工人數9人以下之微型企業為主要輔導對象。(三)未曾使用本部商業司「推動中小型店家數位轉型補助方案」。(四)未獲得110至112年度相關部會之「雲世代產業數位轉型計畫」資源者。(五)未連續獲得本處110~111年度相關輔導資源。四、受理時間:自核定公告起至112年3月1日(星期三)下午4時止。五、執行期間:自核定次日起至112年10月15日止。六、提案相關資訊:提案詳情與作業規範請參閱附件112年度「雲世代商圈數位轉型及永續發展計畫-雲世代商圈數位轉型輔導申請須知」。七、申請方式:於計畫網站(https://microcloud.sme.gov.tw/)採線上申請。八、本案申請如有相關問題,請洽本處執行單位: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02)7707-4854、(02)7707-4844、(02)7707-4846、(02)7707-4856、(02)7707-4853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創業圓夢 Start-up Hub